日期:2023-12-21
2022年,海淀區地區生產總值順利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全國第二個經濟總量破萬億元的市轄區、全國第一個破萬億的地市級區縣。海國投集團作為海淀區屬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要立足萬億新起點,對標“當好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和排頭兵”的新期待,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為海淀區經濟再上新臺階作出國企貢獻。
何以萬億?先行先試,科技賦能,激活“主引擎”
海淀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大關,這一萬億一是來自于海淀聚焦高質量發展之路的積蓄與沉淀。作為“中關村”概念發源地,海淀一貫堅持先行先試精神,堅持大視野、大格局、大擔當,堅定擔起改革創新試驗田的責任使命,堅決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時代重任,以守正創新、自信自立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每千億元的突破周期越來越短,跨越式增長特征越來越明顯。海淀的萬億GDP,是堅持綠色減量發展中實現的萬億,是協同開放發展中實現的萬億,更是在科技創新發展中實現的萬億。海淀經濟總量過萬億,是新發展理念在海淀深度實踐、落地開花的真實寫照和縮影。
二是來自于海淀科創“主引擎”強大動能與活力釋放。科技產業是海淀萬億GDP的底氣所在。海淀是中關村企業大本營,創新活力強,是全市經濟壓艙石。從產業結構來看,海淀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其中,第三產業中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力軍。從產業構成看,高精尖產業成為主力支撐,且未來發展的重點仍將聚焦于高新技術產業。縱觀企業結構,海淀充分發揮領軍企業輻射帶動效應,領軍企業持續壯大,依托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競爭優勢明顯,同時吸引和帶動符合區域核心功能的企業聚集,成為拉動全區經濟快速增長的“主引擎”。
三是來自于海淀深化轉變政府職能和全面提升治理效能。海淀持續深化政府職能轉變,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在建設法治政府、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狠下工夫,在統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實效。通過構建高效協同的審批服務機制,深入推進數字服務建設,不斷提高行政效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優質營商環境。通過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切實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基礎與后盾。
何為海淀?文化筑巢,政策引鳳,打造“強磁場”
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為持續成為全球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的策源地,海淀區要構建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在加快建設成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道路上,海淀還應進一步拓寬視野,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接納和展示不同文化圈層的亮點,讓海淀成為更優秀、更多元、更先進文化的聚集地;積極營造鮮活又有生命力的城市人文氣息,培育人文情懷,形成海淀特有文化底蘊。
二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政府作為社會的管理者和組織者、探索者和推動者,應始終注重發揮組織作用和服務優勢。包括為多領域國際交流搭建平臺、提供服務,助力企業獲得國際視野、進行國際對話;注重人才培養,持續搭建合理人才結構,提升海淀人才質量;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背景,以人才和科技優勢為支撐,通過政府間聯動,在人才與場所保障上助力海淀企業技術衍生和轉化;通過提供住房、戶口、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優質社會服務,吸引和留住企業與人才;通過政策扶持、政府采購、協調對接應用場景等手段,讓新技術、新產品得以試用,新業態得以形成;通過整合撬動區域創新資源,持續優化創新生態體系,提高資源配置能力,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完善支撐創新的服務功能,營造創新文化氛圍。
三是要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發揮制度優勢。海淀作為中關村的發源地、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充分享受了國家支持政策“紅利”。未來發展應繼續在人才供給、科技成果轉化、稅收獎勵等方面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確保政策落地實施,努力形成引領示范效應;持續做好區域內在助企紓困、提升高精尖產業發展能級、激發投資、促進消費、保障民生等方面各種專項政策出臺與保障,持續構筑以知識產權保護為代表的保障機制,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逐漸和國際接軌,堅持不懈做好服務企業工作。
何謀發展?產業驅動,服務人才,跑贏“新賽道”
海國投集團作為區屬國有企業,堅持立足海淀、服務海淀,堅持與時代共振、與海淀同頻。為對照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高品質海淀的新期待,海國投將樹牢“當好首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思想自覺,扛牢國企責任使命,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找準發展定位和發力點,融入海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利用平臺資源,為科創企業和科技人才提供優質服務,助力海淀區跑贏未來產業“新賽道”。
一是堅持主責主業,做強做優國有資本。主動捕捉、研判國內、國際經濟發展動向,對標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和方向,在未來產業上謀篇布局,不斷深化集團戰略轉型。努力推進產業整合、完善投資管理,加快推動企業資源盤活,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產、項目發展等各項工作,積極承接海淀區經濟發展中需要填充、補足的關鍵環節,積蓄動能,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銳意進取,促進業務做大做強。
二是堅持融入大局,服務科創產業集群。以城市更新為主要抓手,積極打造“一集群一走廊兩大示范區”的產業架構,通過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服務體系,為優質科技企業提供更多的廉價優質空間資源,努力構建特色高精尖產業集群。積極推動金融產業和實體產業良性互動,以集團平臺資源助力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助力海淀區經濟韌性和增長潛力提升。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助力人才安居樂業。利用海國投集團持有輕資產項目,為運營園區內的企業精英人士、科技人才、特別是戶籍不在區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高品質人才公寓,進一步推動區域職住平衡。借助集團文化教育業務板塊功能,持續推進學前教育高品質發展,促進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布局,助力解決職工子女教育“后顧之憂”,為科技人才安居樂業營造良好生活環境,切實幫助科技人才提升區域歸屬感,留住人才,留住干事創業的情懷,留下創新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