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11-10
STEAM教育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教育,STEAM教育強調的 “發現問題 — 設計方案 — 動手實踐 — 解決問題”閉環,能有效激活幼兒的創新意識,幫助其建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早期認知,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當 STEAM 教育的創新理念融入幼兒日常,當真實的課程實踐碰撞深度教研思維,會綻放出怎樣的教育火花?年10月28日,海育集團總園辦保教部主辦、海育幼兒園幸福里分園承辦,以一場“聚焦課程落地、深耕幼兒成長”的STEAM項目課程內部觀摩研討交流活動,給出了生動答案。海育各分園保教主任與幸福里分園課程落地重點班級齊聚一堂,在沉浸式觀摩與深度研討中,解鎖幼兒STEAM教育的實踐密碼。
不同于傳統觀摩的 “精心展示”,本次觀摩活動以 “簡化流程、聚焦細節” 為核心思路,將 “真實” 貫穿始終。在集中開場后,觀摩團隊即刻進入核心環節 —— 班級實地觀摩:觀摩者自主走進大一班、中二班的STEAM課程角,在沉浸式觀察中,看幼兒專注搭建、認真分享創意作品,教師不做無效干預,讓每一個真實的互動場景、每一處課程落地細節都清晰呈現。
“不用幼兒配合展示,不用刻意設計環節,我們就是想讓大家看到STEAM課程如何自然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總園辦保教部主管劉淑環園長的話,道出了活動的初衷。而課程角里,孩子們用扭蛋殼、紙筒搭建的螞蟻巢穴雛形,用保鮮膜、吸管完善的“地下宮殿” 通道,正是課程真實落地的最佳證明。
集中交流環節,幸福里分園的課程實踐成果讓現場共鳴不斷。幸福里分園保教主任曲國琴以 “解決落地小問題” 為核心,分享STEAM課程角建設的經驗:從最初探索如何讓幼兒理解空間結構,到后來攻克 “材料固定”“功能分區” 等實操難題,每一步都圍繞幼兒興趣與需求展開。
中二班的 “螞蟻的城堡” 項目,緣起于一次在探究活動中,孩子們被螞蟻的地下巢穴深深吸引,并萌發出“為小螞蟻造一座宮殿”這個充滿愛與創造力的愿望,將 STEAM 的融合性與探究性展現得淋漓盡致。科學層面,幼兒觀察螞蟻生活習性,了解地下巢穴的復雜結構;工程層面,嘗試用土、沙子、紙筒等材料搭建 “宮殿”,反復調整通道連接方式;技術層面,掌握剪、挖、粘、打孔等技能,解決制作中遇到的問題;數學層面,理解上下、左右的空間關系,甚至挑戰的立體架構;藝術層面,用自己的創意為螞蟻房間做標記,區分儲藏室、臥室等功能區。
大一班則從 “跳蚤市場” 延伸出 “報紙大力士” 項目,面對美工區粘土展示架倒塌的問題,幼兒自主設計平面圖、選擇報紙卷材料,通過 創新方法增強支架穩固性,最終完成兼具實用性與美觀性的展示架。這些案例印證了幸福里分園STEAM課程的落地路徑 —— 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出發,以真實問題為驅動,讓探究貫穿始終。
“中班幼兒理解‘上下左右結構’是否適宜?”“如何讓紙材料的探究更有層次感?”“預設課程與生成課程該如何平衡?” 在保教主任層面的教研交流中,這些直擊實踐的問題被一一拋出,思維的碰撞讓 STEAM 教育的方向更加清晰。
大家達成共識:STEAM 課程不是 “做項目”,而是要以培育幼兒的“5C”素養 為核心,遵循融合性、趣味性、實踐性三大原則。

選題要貼合幼兒生活經驗,讓幼兒有話可說、有事可做;目標要兼顧多領域融合,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藝術不再是單獨的知識點,而是融入探究過程的綜合能力培養;實施要注重 “問題驅動”,從幼兒提出的真問題出發,引導幼兒猜想、嘗試、總結,在解決問題中積累核心經驗。
集團總園辦保教部劉園長肯定了本次活動的價值,并表示,幸福里分園作為試點,為各分園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實踐樣本。而 “以幼兒為中心,讓 STEAM 回歸教育本質”,則成為所有參與者的共同信念。

觀摩結束,許多保教主任表示 “收獲滿滿”:不僅看到了STEAM課程落地的具體方法,更感受到了“以幼兒為本”的教育溫度。對于海育幼兒園而言,這場活動既是對幸福里分園前期實踐的總結,更是集團 STEAM 教育深化推進的開端。未來,將以幸福里分園為范本,把 “真實探究、深度融合” 的課程理念傳遞到各分園,讓更多幼兒在 STEAM 的創玩世界中,收獲思維的成長、能力的提升。
海育幼兒園將繼續以 STEAM 課程為載體,守護幼兒的好奇心與創造力,讓 “創新” 的種子在幼兒心中生根、發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探究中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