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4-09
目前,海國投旗下三聚環保公司和福州大學等多家單位共同開發的釕系氨合成催化劑及“鐵釕接力催化”低溫低壓合成氨成套技術,已在江蘇禾友化工萬噸級合成氨工業裝置上平穩運行8600小時,并于1月21日順利通過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標定,標志著在高活性、高穩定性的釕系催化劑以及在鐵釕連串催化成套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本次標定是自裝置開車后的第二次標定,主要對裝置長周期運行水平進行總體評價,考察實際運行水平和催化劑壽命,掌握技術參數、產品質量、能耗以及設備運行狀況。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舒興田、中國石油咨詢中心高級工程師門存貴帶領的專家組全程跟隨記錄,實時分析考核裝置運行情況。現場考核和標定結果顯示,工業裝置連續穩定運行期間的反應壓力10.1~10.5 MPa、釕催化劑熱點溫度432~440 ℃、釕催化劑床層出口溫度423~430℃、出口氨濃度17.6~18.7%、氨凈值14.51~15.58 v%,達到設計要求和預期目標。
考核專家組一致認為,“鐵釕接力催化”低溫低壓合成氨工業裝置反應壓力平穩,釕催化劑床層及合成塔出口溫度穩定,反應器出口氨濃度和氨凈值穩定,釕系氨合成催化劑活性和穩定性高,成套技術、工藝及裝置滿足工業連續生產要求。
去年3月,低溫低壓釕系合成氨工業示范裝置通過了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的72小時標定考核。標定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舒興田對標定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傳統的合成氨工業采用鐵系催化劑反應壓力高、溫度高、能耗高,效率低。三聚環保與福州大學等多家單位組成的研發團隊在高活性、高穩定性的釕系催化劑以及在鐵釕連串催化成套技術上取得的突破,將支撐我國合成氨工業技術實現跨越式的進步。”
該成套技術歷經20多年兩代人的艱苦努力,最終研發成